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ichuan institute of 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
>

关于申报2024年绵阳市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的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7 | 点击量:




各单位: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川”的发展战略,服务四川省和绵阳市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现启动绵阳市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础教育专项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工作。该项目由绵阳市社科联发布,具体工作由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承担。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立德树人,确定选题。

2.“研究质量”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要求申报单位或课题负责人应有一定的教育科研基础和研究成果,能够筹措足够的配套科研经费,具备必要的研究条件,能够切实承担研究责任,完成课题研究。

3.课题申报负责人同一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只能为一人,课题组成员最多可同时参加两个课题的研究。

4.本年度申报类别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自筹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资助额度:重点项目每项3500元,一般项目为每项2000元,后期资助项目根据研究选题和已有未发表成果综合确定;其他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的课题原则上为专项课题,由所在单位资助,资助额度不低于每项5000元。申报重点课题的负责人一般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申报专项课题的负责人一般为中小学、幼儿园的现任校(园)级领导,或具有高级教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优先资助后期资助项目,后期资助要求完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初稿1万字以上,并附知网查重报告,重复率不超过15%,资助额度比照重点和一般项目。

5.鼓励协同申报。以“协同创新”为基本思路,突破制度、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局限,充分整合各方面教育科研资源,积极鼓励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教研机构等联合申报,共同研究。

6.申报者要遵守国家有关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盗用他人或变相重复自己曾经立项研究过的课题。课题申报人承诺信守有关规定,如在立项后被发现有违规者,将立即终止相关课题研究,并取消课题申报人三年内申报本课题的资格。

7.主持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校地共建专项”基础教育类课题和绵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校地共建”课题,但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

二、课题结题要求

1.本课题2026年12月30日前完成。

2.重点资助项目要求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及以上,或出版著作1部,或发表1篇普通期刊论文且提交1.5万字以上的研究论文。一般资助项目或专项项目要求公开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篇及以上,或提交1万字以上的研究论文;自筹项目要求公开发表论文1篇或提交6000字以上的研究论文。未发表的研究论文查重不能超过15%,且经过专家评议后达到质量标准。

3.最终成果须与预期成果形式一致,与申报课题主题相关;重点项目主持人必须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及以上论文。

4.所有成果结题时必须标注绵阳市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名称+编号,如:【本文为绵阳市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 :“古代蒙学语文教学思想的当代启示”(编号:2023MYSHJJ-1)的研究成果】。校外人员可标注作者第二单位为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未标注完整,将不能作为结题成果。未按规定申请结项或结项成果有抄袭(或超过15%以上的重复率)等学术不端行为,将公示撤销该课题;一经撤销,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报该类课题。

5.课题结题时,填写并上报《绵阳市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结题申请书》(2份),提交相关附件材料(3份,包括申报书、研究报告、论文、著作、获奖等),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

三、注意事项

项目申报人填写《绵阳市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书》,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查合格、签署意见后,报送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纸质材料为A4纸打印,左侧装订,申报书一式3份,送达联系地址,电子版发送到联系邮箱,截止日期为6月27日。

四、通讯方式

联系单位: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联系电话:0816-2777159

联系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绵阳师范学院知行楼636室

邮 编:621006

联 系 人:谢老师 邮箱:scjcjyyj@126.com

联系电话:0816- 2837673,18881635956

 

课题指南:

1.习近平基础教育思想研究

2.中国传统学习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传统教学思想,如:学以致用、虚心涵泳、知行统一、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述作结合、乐学好学、居敬持志、道法自然、 绝学弃智、闭目塞听、虚静专一、缘督为经、切磨辨明、时雨迁化、兼陈中衡、以本约末、涤除玄览、格物致知、切磋琢磨、 积学解蔽、约取实得、博学笃行、八面受敌法、板桥读书法、连号读书法、圈抹读书法等,可选其中之一)

3.绵阳乡土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4.乡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5.革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各学科教材中的落实研究

6.四川中小学教师教育家精神生长机制研究

7.绵阳某学校教学(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8.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9.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10.绵阳市某区县学区制推行现状与对策研究

11.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究

12.大中小学创新教育一体化研究

13.四川革命文化与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

14.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的(增值性、综合性、发展性、过程性、质化评价,选择其中之一)评价研究

15.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版权所有: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  |  邮箱:mszxst@163.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