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知名历史教育专家、雅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竹林强应邀来我校作了题为《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学—构建核心素养统领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天明教授主持。2023级历史学专业同学和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竹林强副院长基于个人的历史教学经历,围绕如何“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学”讲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诸多经验与思考。讲座伊始,竹副院长简洁明了地指出初中历史课堂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倡导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从核心素养、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怎么教、连续性和进阶性等方面阐述。紧接着竹林强副院长围绕如何“把握新教材”展开交谈,他认为把握新教材应和家国情怀相结合,始终贯彻落实正确的意识形态。此外,竹林强副院长还介绍了如何“构建新教学”,他指出要树立三个意识:课标意识、素养意识、整体意识,深刻地体现了历史教学的视野与情怀。课标意识要求我们开展教学时要依据内容要求确定重难点,根据学业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提示组织开展教学,根据学业质量标准去评价;素养意识要注重五大核心素养的运用;整体意识要求教师教学应基于新课标中的专题,把握教材中的单元教学,重视教学设计的单元规划。竹林强副院长以考评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例,展示了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学识,更要有敢于创新的能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还要在课堂和教学中留下自己的精神痕迹。竹林强副院长在讲座结束之际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以正确的思想统领历史课程的教学;第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五位一体);第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大单元主题教学);第四,设计有助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过程;第五,采用多种多样的历史教学方式方法。
最后,张天明教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感谢竹院长的精彩报告,认为这是一场干货满满、情怀满满的讲座,暨高屋建瓴又紧接地气,既提供了许多解决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又呈现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典案例。他要求同学们要记住竹院长提到的构建新教学的“三个意识”和进行课堂教学的“四点建议”加强扎实学识和创新能力的运用,发挥历史课程铸魂育人的功能,注意跨学科学习,在学习实践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魅力。
会后,竹林强副院长带领雅安中学教科室副主任景盛彬等老师与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文学与历史学院领导师生就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在历史教学中的融入、历史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世界史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等进行了座谈交流。竹院长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张天明院长、文学与历史学院杨观院长、马泽民书记、曾亚英副院长、严润成老师、李祥老师、付燕老师、张霞老师等参加交流。
(文:余凤杨 图:龚铭 初审:李丹 复审:肖敏 终审:张天明 )
版权所有: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 | 邮箱:mszxst@163.com